首页

傲柔天下隔板踩踏吐奶

时间:2025-05-26 12:59:21 作者:如何识破潜伏在身边的“伪装者”?揭露间谍的N副面孔 浏览量:99716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美国密歇根大学团队发现了使哺乳动物能够感知寒冷的蛋白质,填补了感觉生物学领域长期存在的知识空白。这项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揭示人们在冬天如何感知寒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一些患者在特定疾病条件下会经历不同的寒冷。

  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家许献忠教授表示:“该领域在20多年前就开始探索这些温度感受器,并发现了一种名为TRPV1的热敏蛋白。”

  在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许献忠实验室研究人员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了第一个冷感受体蛋白GluK2。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缺少GluK2基因的小鼠进行了测试。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测试动物对温度和其他机械刺激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小鼠对炎热、温暖和凉爽的温度有正常反应,但对寒冷没有反应。

  GluK2主要存在于大脑的神经元上,负责接收化学信号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通信。但它也在周围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之外)的感觉神经元中表达。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蛋白质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发挥着完全不同的功能,它通过处理温度信息而不是化学信号来感知寒冷。

  虽然GluK2因其在大脑中的作用而闻名,但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温度传感作用,可能是该蛋白质的最初用途之一。GluK2基因在整个进化树上都有“亲戚”,可一直追溯到单细胞细菌。

  许献忠认为,温度传感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功能,随着生物体进化出更复杂的神经系统,它最终被“采用”。除了填补温度传感难题的空白之外,这一新发现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福祉产生影响。(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3“馆校合作”培训暨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行业交流研讨活动举办

朱鑫璞介绍,该院目前拥有青海省唯一载有40排CT“移动医疗一体车”,融合了车载高清CT成像技术、5G远程通信技术、AI辅助诊断技术、影像专家复核会诊等先进技术和工作机制,有效解决高原地区CT合理配置困难、影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实现了“大型设备能跑路、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目标。

航拍江西南城麻姑山 看传说中的“麻姑”长什么样?

总书记进一步明确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方向:“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上海前三季度共举办营业性演出4.24万场 票房收入已超去年全年

9月4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4日12时44分在河北唐山市滦州市(北纬39.70度,东经118.60度)发生2.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厦门全面提升城市信用水平实现新突破

参与了最近几起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多位受访对象都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十分看好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前景,认为水土保持碳汇只要纳入CCER,企业的顾虑就会打消,受让方难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探访福州镇海楼:屏山之巅 一楼见千年

上海数据交易所希望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数据要素市场的互联互通,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与长三角合作伙伴研究形成统一的规则制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